【”向海图强“智慧海洋论坛】王泉院士莅院做题为”科学是确定的吗?我们的学习“学术讲座

发布者:智慧海洋与工程研究院发布时间:2025-04-26浏览次数:10

4月24日上午,我院第三届“向海图强”智慧海洋论坛第四期讲座在南区演播厅举行,特邀汕头大学执行校长王泉院士作《科学是确定的吗?我们的学习》主题讲座。我院2024级本科生、研究生以及部分教职工参加讲座。讲座由院党委书记王强主持。

讲座伊始,王泉院士以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洞穴隐喻为切入点,深入剖析了人类对世界的认知过程及其局限性。他指出,科学作为人类探索自然、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其本质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历史的演进而不断发展。

科学:从确定到不确定再到融合

王泉院士将近代科学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15世纪到19世纪末的确定科学阶段、19世纪末至今的不确定科学阶段,以及正在开启的第三阶段。

在确定的科学阶段,哥白尼的日心说、开普勒的行星运动定律以及伽利略的实验与推理方法,为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更是将科学推向了机械宇宙观的高.潮,让人们相信宇宙的运行遵循着精准的确定性规律。  

然而,随着宏观世界混沌现象的提出和微观世界量子力学的开启,科学进入了不确定阶段。王泉院士通过庞加莱的混沌理论、洛伦兹的蝴蝶效应以及海森堡不确定原理等经典案例,生动展示了科学在面对复杂世界时的无力感。他指出,任何微小的随机性改变都可能导致完全不可预测的结果,这一发现对传统的确定性科学观构成了严峻挑战。

当前,科学正处于第三阶段,面临着如何将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科学相融合,构建新的方法.论和价值观的挑战。王泉院士旁征博引,从希尔伯特的形式数学系统观点切入,结合哥德尔的不完全性定理,再引入马克思与波普尔对历史规律的不同看法,阐述了无论自然科学、人文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有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认识论观念,表明了相关的思考探究至关重要,要永葆对外部世界的好奇与探索热情,肩负起自我认知与知识传递的责任,用所学所能真正惠及他人、造福社会。

学习:以科学精神突破认知边界

君子中立不倚,和而不流。王泉院士在讲座中深刻阐释了科学探索的精神内核与人文价值,鼓励在场师生要秉承科学的自由探索精神,不随波逐流,勇于挑战传统观念。开普勒认为天体运动如同心灵可悟的音乐《小王子》中强调心灵洞察本质胡塞尔指出科学需有哲学观念支撑科学探索与人文审美、价值判断密不可分。他强调,科学发现往往基于个人的价值观和审美意识,真正的科学是以价值观和普遍的自身观念为依托的。因此,在当代科学面临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相互交织的背景下,他呼吁大家要培养具有哲思的科学与人文气质,将科学探索与人文关怀相结合,以更全面的视角来审视世界和自我。

态度:以终身学习积极拥抱未知

在讲座的最后,王泉院士分享了终身学习的重要性。他用一幅漫画生动地展示了学习的过程:从脚踏大地看蓝天白云,到脚踏书籍面对乌云密布,再到不断前行后接触到云层上面美丽的阳光,寓意着学习虽有迷茫与挑战,但终将迎来希望与智慧。他指出,无论科学本质如何变化,读书学习本身就是一种值得追求的精神活动。通过学习,我们可以与伟大的灵魂对话,更好地认识外部世界和内在自我。他鼓励大家要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不断拓宽知识视野,提升自我修养。

王强书记在总结讲话中指出,王泉院士的讲座既高屋建瓴,富有哲理思辨性,又注重严谨求实的论析,们在科学故事中感受了科学的美妙和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同时,希望在座的各位师生能通过本场讲座,启发对科学问题更深层次的哲学层面思考,勇于面对科学的各种确定和不确定因素,以开放的心态探索未知领域主动思考人生的发展,探寻科学本质,塑造学术核心素养在不断地学习中使自己愈发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