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视点:服务海洋强国战略的海洋文化体系的建构

发布者:智慧海洋与工程研究院发布时间:2025-02-08浏览次数:10

一、建构目标

随着“海洋强国”战略的不断推进与实施我国逐渐实现从“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的转变在海洋“硬实力”得到不断提升的同时政府、学界也意识到海洋“软实力”的重要性不断加强海洋文化建设建构海洋文化体系的目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在理论创新方面着眼于为海洋文化研究的相关学界提供一个可资参考的较为全面系统的基本体系致力于为国家各部门、沿海地方政府及各类组织的海洋文化发展政策制定、战略规划以及民间社会层面自觉的海洋文化传承保护、创新发展提供一个较成体系的可作为理论支撑的参考“依据”为中国特色海洋文化相关学科的构建提供一个较成体系的基本理论构架并且为海洋文化学学科的建立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

其次在实践应用上一方面海洋强国战略下的海洋文化体系研究的重大学术使命是在全球性海洋时代到来的今天国际海洋竞争“球情”和国家海洋战略发展的“国情”已经将海洋文化研究和海洋文化发展推到了时代发展前沿的现状下将中国海洋文化从西方话语体系及西方中心论的视野中解放出来摆脱“中国文化是封闭落后的农耕文化”的固有观点以中国立场、中国话语、中国学派为基本特色和根本出发点肩负起在国家海洋强国战略下人文社会科学的时代使命厘清中国海洋文化的基本内涵和外延明确海洋文化强国的建设方向、目标与目的以及主要动力机制建立起中华民族对于自己的海洋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和自信心推动海洋文化体系与海洋强国战略、文化强国战略以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有机衔接。另一方面在海洋“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商品化、商业化严重的现状下系统梳理中国海洋文化主要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度挖掘中国海洋文化所蕴含的精神价值、审美价值、民俗生活的乡缘、族缘、亲情和社会关系的和谐功能等系统构建中国海洋文化传承理论体系及其历史使当代海洋文化强国的建设能够以史为鉴找到自身的民族传统和文化基因实现自身更加系统、全面、健康与可持续化的传承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文化自信的源泉。

最后在服务决策方面建构海洋文化体系的目的主要为第一为中国海洋文化正名。长期以来中国海洋文化被无视、误读、歪曲不少认为中国文化是“农业文化”“小农经济”是“保守”的、“不开放”的把“中国文化”“判定”在“内陆”上甚至认为“海洋文化”与“内陆文化”是对立的对中国海洋文化一直以来缺乏正确、全面的认知影响了国人对发展海洋、建设海洋强国、繁荣海洋文化的民族自觉与自信。因此需要树立中华民族的海洋文化主体意识系统研究厘清中国海洋文化的基本内涵、外延、主体要素及基本模式明确海洋文化强国的建设方向、目标与目的以及主要动力机制以不同时期的海洋文化与不同空间或国家的海洋文化以及中国内陆文化分别为纵向和横向参照系在比较研究中准确回答中国海洋文化体系“是什么”“为什么”和中国海洋文化体系应如何传承、如何发展的“应如何”等基本的也是根本性的关键理论问题。第二为中国海洋文化定位。当前的海洋文化研究还没有完全克服欧洲中心史观在西方话语框架中探讨中国海洋文化问题。然而中国海洋发展历史资源丰富同时在新的社会转型期又有许多独特的“中国问题”因而当代中国海洋文化的研究有其自身的历史使命和时代精神。因此在明确回答中国海洋文化“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基本问题的基础上需要总体把握中国海洋文化的历史起源、历史分期、传承与发展的具体模式及路径结合西方文明、文化理论流派的理论内涵、背景与特征夯实推进中华海洋文化的理论根基深入探寻推动海洋文化历史传承与发展的力量和因素谋求符合时代逻辑与海洋强国战略需求的海洋文化历史传承发展之“道”从海洋文化历史中提炼精华、去其糟粕确定理论指导依据并进一步明确海洋强国战略下海洋文化历史传承与发展的实现机制。第三为我国更好地参与全球海洋事务解决海洋纷争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指导。建构海洋文化体系不仅能为政府、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及个人参与国际海洋文化交流等活动时提供指导原则和行为规范还能在当今世界海洋发展模式的不和平性、不和谐性、不可持续性的境遇下使我国为自己的海洋发展找到一条和平的、和谐的、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同时也为世界的海洋发展道路的抉择起到有益的启示、导向和引领作用。

二、“五位一体”布局推动海洋文化体系构建

201211时任国家海洋局局长刘赐贵表示中国特色海洋强国的内涵应该包括认知海洋、利用海洋、生态海洋、管控海洋、和谐海洋等五个方面。认识海洋一是要强化海洋科学研究二是要强化海洋专门人才的培养三是要强化全民族的海洋意识。本文聚焦新时代海洋强国战略实施与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决策需求目标基于上述对海洋文化体系的理解和界定进一步对海洋文化体系的核心要素进行整合和深入分析由此认为海洋文化体系理论创新与引领、海洋文化历史传承与发展、海洋文化教育普及与人才培养、海洋文化传播与国际互鉴交融、海洋文化政策与制度保障五个方面是建构海洋文化体系最为重要和核心的要素提出我国海洋强国战略下“五位一体”的海洋文化体系基本构成的支撑子系统。海洋文化体系的五个子系统与海洋文化体系之间不仅是静态包涵-包涵关系五个子系统是关于海洋强国战略下的海洋文化体系建构的内在支撑子系统的深入和具体呈现海洋文化体系建构的基本内涵覆盖五个子系统的研究范畴二者之间是动态演绎-归纳关系海洋文化体系在时间和空间上分解为不同海洋文化子系统及其要素的作用而子系统通过要素作用子系统间作用又统合为整体海洋文化体系的高级系统。(如图1)

 


子系统相互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海洋文化体系的五个子系统之间也是相互支撑、密不可分的关系。其中海洋文化理论创新引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海洋强国建设方针为指导思想从理论上厘清海洋文化体系的基本内涵、核心要素及基本构成明确中国特色的海洋文化理论及其特殊性即中国特色海洋文化的“中国标识”“中国元素”有哪些找准海洋文化体系未来发展的前瞻性定位并阐明中国特色海洋文化理论创新的必要性、可能性、现实性及操作性是海洋文化体系的动力来源海洋文化历史传承与发展着眼于从当前海洋文化历史传承与发展的现状、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中探寻其具体模式和路径深刻把握推动海洋文化历史传承与发展的力量和因素并明晰海洋强国建设与海洋文化的互构关系是海洋文化体系的基础承载着海洋文化发展繁荣的历史使命海洋文化教育普及与人才培养关键在于阐释海洋文化教育内涵与目标构建海洋强国背景下面向不同对象的海洋文化教育目标体系及内容体系研究海洋文化教育模式与方法并完善海洋文化教育体制与机制是海洋文化体系的活力能够不断提升海洋文化的国民认同海洋文化传播与国际互鉴融合侧重于系统研究海洋强国战略背景下如何实现中国海洋文化的国内传播及国民海洋意识培育、国际传播及互鉴融合、海洋文化产业及“走出去”策略建构中国海洋文化国际传播中的话语权是海洋文化体系的融汇力为海洋命运共同体提供思想源泉和国际共识海洋文化政策与制度保障着眼于分析海洋文化政策和制度保障与海洋强国战略的内在关联系统梳理我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已出台的海洋文化发展政策和制度体系提出服务海洋强国战略的海洋文化政策及制度体系的构建步骤及策略选择并为海洋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发展提供政策建议和具体举措是海洋文化体系的建设与维护为海洋文化的发展提供保障。

五大子系统按照理论创新引领、历史传承与发展、教育普及与人才培养、传播与国际互鉴交融、政策与制度保障等关键词设计与新时代海洋强国战略的总体目标遥相呼应便于探求海洋强国建设与海洋文化体系建构的逻辑对应关系并且五大子课题研究在海洋文化体系中的基本定位各有不同海洋文化理论创新引领是海洋文化体系建构的动力子系统历史传承与发展是海洋文化体系建构的承载子系统教育普及与人才培养是海洋文化体系建构的活力子系统海洋文化传播与国际互鉴融合是海洋文化体系建构的融汇子系统政策与制度保障是海洋文化体系建构的维护子系统。这五个部分是不可或缺的相互承接和支撑共同构成服务于海洋强国战略的海洋文化体系的“五位一体”的内在有机子系统从而促进海洋文化全面繁荣推动海洋强国战略实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文章来源:转自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节选自《服务海洋强国战略的海洋文化体系构建》,原刊于《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4

作者:姜秀敏,中国海洋大学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责编:郑超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