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树林、滨海盐沼和海草床是三类国际公认的蓝碳生态系统,能促进海岸带生态功能的恢复。由于固碳效率高、碳存储周期长,以红树林、滨海盐沼和海草床植被保护与修复为主的增汇活动成为减少温室气体的有效方式之一。2010年以来,中央实施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蓝色海湾整治行动、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等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整治修复岸线1500公里、滨海湿地3万公顷、海堤生态化建设72公里,修复成效初步显现。
近日,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实施《蓝碳生态系统保护修复项目增汇成效评估技术规程(试行)》(以下简称《蓝碳增汇技术规程》),对红树林、滨海盐沼和海草床三类蓝碳生态系统保护修复项目增汇成效评估方法作出规范,用于指导项目尺度的全国蓝碳生态系统修复增汇成效评估工作,量化评价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对巩固提升海洋碳汇能力的贡献。《中国自然资源报》记者就《蓝碳增汇技术规程》出台的背景和意义、具体内容和创新点、工作打算等,采访了编制组负责人、自然资源部海洋减灾中心副研究员王宇星。(赵宁)
完善海洋碳汇计量监测标准体系
《中国自然资源报》记者:请介绍下《蓝碳增汇技术规程》的出台背景和意义。
王宇星:2023年,自然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林草局联合印发《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巩固提升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开展全国—区域—工程区不同尺度生态保护修复碳汇成效监测评估,为科学评价生态系统碳汇能力、促进生态系统碳汇参与碳市场交易提供支撑”的要求。为推动该实施方案贯彻落实,自然资源部海洋预警监测司组织海洋减灾中心、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东营市海洋发展研究院、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等单位,认真总结国内外保护修复项目增汇成效评估经验,基于中国国情,历时多年编制完成《蓝碳增汇技术规程》。其间,多次向相关领域专家、沿海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征求意见,并在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区域进行了方法验证。
《蓝碳增汇技术规程》充分考虑了国家和地方对于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和“双碳”目标实现的迫切需求,对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开展定期调查与增汇成效评估,量化分析不同区域、不同类型蓝碳生态系统的增汇能力。此次《蓝碳增汇技术规程》的发布,进一步完善了我国海洋碳汇标准体系,为摸清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增汇成效提供指导,推动修复与增汇协同增效。
量化评估保护修复项目碳汇能力
《中国自然资源报》记者:《蓝碳增汇技术规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哪些创新?
王宇星:《蓝碳增汇技术规程》适用于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中,以植被保护与修复为主的红树林、滨海盐沼和海草床生态系统的增汇成效评估。针对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聚焦蓝碳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措施的增汇成效,对增汇计量方法、碳汇监测、增汇效果评估的方法学框架、内容和技术要求进行了规范。
《蓝碳增汇技术规程》基于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对碳汇增量的贡献,将修复区域分为“受损(退化)蓝碳生态系统修复区域”和“其他土地利用类型转为蓝碳生态系统修复区域”两种计量区域,分别计量基准线情景和项目情景下的生物量碳库、死有机物质碳库和沉积物碳库的碳汇量,并针对保护修复活动的增汇量、增汇潜力开展增汇效果评估,最终结合修复措施对碳汇增量的贡献开展定性评估。该技术规程针对不同情景对监测和计量流程进一步简化,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突出可操作性,为我国量化评估保护修复项目的碳汇能力提供了急需的方法学。
推动构建增汇计量监测行业标准
《中国自然资源报》记者:针对《蓝碳增汇技术规程》,后续将开展哪些工作?
王宇星:围绕《蓝碳增汇技术规程》,在自然资源部海洋预警监测司的指导下,后续将开展以下工作:
一是继续结合业务工作实践,广泛听取各部门、各单位意见,将《蓝碳增汇技术规程》作为海洋碳汇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进行优化,推动构建蓝碳生态系统增汇计量监测的行业标准。
二是开展《蓝碳增汇技术规程》的宣传贯彻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分享中国在保护修复、蓝碳增汇评估领域的经验,提升国际影响力。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