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诉岚岛 潮生石沪——探寻平潭渔民利用潮汐捕鱼的古老设施

发布者:智慧海洋与工程研究院发布时间:2022-10-31浏览次数:498

 渔民在石沪上赶海拾贝


潮起潮落,守堤护渔。俯瞰岚岛时,沿海渔村周边一座座古老的石沪,仿佛一串串镶嵌在浩瀚海洋上的项链。

平潭的石沪建筑,是先民利用潮汐来捕鱼的古老设施。石沪不仅目睹了岚岛渔民从原始捕鱼方式向现代化的转变,也见证了人类海洋文明的发展。这些石沪没有钢筋水泥,仅靠石头垒砌,却异常牢固,足以抵挡潮汐的冲刷。在茫茫大海,为何出现如此壮观的人工建筑?又藏着怎样的秘密?近日,记者跟随福建作家萧春雷和小庠岛砂美村党支部书记李遵顺,一起去探寻古老而神秘的石沪。


 蜿蜒的石沪极具曲线的美感


 一、走进——先民智慧石中藏


 小庠岛位于平潭东北部,如一道屏障竖立海中,又名“小墙”,就是这样一座普通的小岛,藏着古时渔民用于捕鱼的“陷阱”——石沪。

 小庠岛上有砂美村和户楼村两个村落,记者一行人从流水码头坐渔船在砂美澳登陆,很快找到了位于户楼村的第一处石沪。“这处石沪地处小庠岛南部,也被叫作‘南尾沪’。”李遵顺说,石沪被平潭当地人叫“石石户”,也有“石围堰”“渔冲”等称呼。

 登上一处由花岗岩石块砌筑的石墙,从高处俯瞰,一条人工堆砌而成的石头埂横亘在海岸边,在浪涛翻涌的海面上筑起一道弧形石墙。石墙线条呈现出不规则的“M”字形,将海面一分为二,颇具古朴之美。几个渔民和游客,在石墙周边赶海和戏水,在巨大石块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渺小。

 “石沪是一种人工修筑的捕鱼建筑。平潭先民靠海而生,向大海讨生计,于是就地取材,利用岛上遍布的青石,在浪大流急的澳口,肩扛手搬,一块块、一层层,靠手工筑起石堤,称之‘石沪’。”看到“南尾沪”后,萧春雷略带兴奋地说:“小庠岛这条石沪有两三百米,是岛上保存较好的一处石沪景观,可以看出海岛渔民生产生活的智慧。”

 近年来,萧春雷长期走访厦门、泉州等地,遍寻福建石沪踪迹,为人文地理写作积累素材,他进一步向记者解释了石沪的原理——石沪一般修建在潮间带(最高潮位和最低潮位间的海岸),它利用海洋的潮汐变化,涨潮时,鱼跟着潮水流进石沪,退潮时,海水退去,鱼留在石沪里,是一种传统“陷阱”式捕鱼设施。建造时,通常是堆砌两道圆弧形堤岸,从浅水处延伸至深水处,并在深水处尽头向内做成弯钩状。

 沿着沙滩行至砂美村的澳口,蔚蓝海面上,新的石沪出现了。这处石沪没有不规则的曲线,而是一层层石头垒成环形围堰,多了份椭圆形线条的精致。一位赶海的渔民站在石沪上,一手拿着塑料桶,顺着石墙延伸的方向赶海拾贝,从远处看,有一种点、线、面组成的几何美感。

 据了解,目前小庠岛上共有五处石沪,每处石沪规模相似,都有两三百米长。其中户楼村有四处,砂美村有一处。每处石沪都依山海地貌而建,造型多变,萧春雷将其称为“大地的艺术”。


 远远望去小庠岛风景如画


 岩石上布满海洋生物的痕迹


 二、回忆——石沪捕鱼且谋生


 傍晚时分,正值退潮,涉水来到石沪前,从近处观赏石墙上岩石的真容。石块表面密布着鲜绿色的海苔和牡蛎壳,这是经受海水日夜冲刷形成的岁月印记。起身环顾四周,海岸边是砂美村犹如欧洲地中海式的“石厝古堡”,身后是成片的渔排,脚下的潮水从石沪的缝隙里不断地涌进涌出……

1961年出生的李遵顺从小在小庠岛上长大。他告诉记者,小庠岛的村居历史至少有两三百年,自从先民入住后,石沪便出现了。“先辈没有先进渔船,靠的都是古老的石沪捕鱼。风浪越大,石沪底端越要宽,建造难度就越大。围堰的坡度也是祖辈们反复摸索出来的。大浪打来时,不会把石头冲垮。”

 石沪捕鱼一般称为“巡沪”,渔民先巡视或侦察到鱼,再下海去捕捞。在靠海吃海的年代里,石沪捕鱼养活了小庠岛渔民,成为维持日常生计的重要手段。在十几岁时,李遵顺就跟随长辈进行石沪捕鱼。据他回忆,每年春夏时节,潮涨时鱼蟹就顺流而来,潮落时海水顺着石堤的空隙退去,鱼蟹们逃不出去了,现场渔获的场景十分热闹,“渔网都是渔民自制的,两头用竹子捆扎固定,夜晚捕鱼时,黄色的手电筒一照,鱼群看见光亮就会聚集而来,很方便捕捞。”

 洋流给小庠岛海域带来了丰富的渔获资源。黄提鱼、黑鲷鱼等喜欢集群行动的鱼类都能在石沪内找到,有时候还能捡到虾蟹等。20世纪80年代,随着当地机动渔船和定置网作业迅速增多,带来了过度捕捞、海洋污染等问题,石沪的渔获量锐减,石沪也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但那段“潮生鱼沪短,风起鸭船斜”的质朴记忆依旧保留在李遵顺的脑海里。

 近年来,小庠岛进行整岛开发,实行全岛搬迁,许多村民迁往流水安置小区居住。但每年春夏之际,依旧有不少村民驾驶渔船回村开展石沪捕鱼。每年还有渔民专门负责维护石沪。“石沪是小庠岛的真宝贝,只有这代保护好,才能传给下一代,这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文物。”李遵顺说。

 除了渔民,许多游客还常来光顾小庠岛,石沪也是赶海拾贝的绝佳场所。“趁着好天气来这里游玩体验,还能在石沪周边捡到青衣螺、锥螺,小岛处处好风光。”来自长乐的市民林先生说。


 石沪是赶海好去处


 三、传承——人文景观展新姿


 “平潭是福建石沪的代表地区之一,在这里开展石沪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保护工作很有意义。”萧春雷说。

 平潭石沪并不是第一次进入地理学家和作家的视野。在2000年版《平潭县志》的“海洋捕捞”一章中,就记载过“石沪”的渔业捕捞方式。文中说“该作业历史悠久,明朝平潭沿海渔民在沿岸浅滩有利用地形垒石成石户(沪)。”

2016年,《福建文博》就曾刊登集美大学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陈尊慈关于石沪研究的相关论文,她在《我国东南沿海的石沪渔业及其文化遗产初探》中指出,“沪渔”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颇为古老的一种渔业。它所蕴含的人类智慧和力量,以及传统渔业社会的制度和精神,时至今日,仍然具有突出的普世价值和积极的现实意义。尤其是那些历尽沧桑依然保存下来的石沪建筑,是弥足珍贵的文化资源和社会资源。

 据相关史料记载,石沪捕鱼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文字上出现“石沪”的指称,则主要见于闽台两地文献。“平潭岛是昔日福建石沪渔业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陈尊慈指出,1923年铅印本的《平潭县志<山川志>》记载平潭有多处竹沪和以“竹沪”为名的港口,还列出平潭的81口石沪,名称与方位一应俱全。

2020年,平潭石沪这种古老的捕鱼设施,也在央视“CCTV10科教频道”的《地理·中国》节目中亮相,与全国观众见面。节目中,记者跟随东庠岛的渔民体验在石沪内拉网捕鱼的生动场景,感受平潭先民智慧的捕鱼方式……

 除了小庠岛的石沪,在平潭的其他沿海渔村也能见到石沪的踪影。在屿头岛后垱村,有两处用彩色石头堆叠起来的大型围堰。经过漫长岁月的海浪侵蚀,这些围堰上的石墙被磨得光滑无比,站在海滩上远远望去,数百米长的石头围堰宛若一座“海上长城”,十分壮观;在大练岛的渔限村,历史上先后建有5座石沪,随着近海渔业资源衰竭,它们也被逐渐废弃,但如今却是村里的一道人文景观,展示着当地先民因地制宜的生活智慧……

 潮涨潮落间,新旧更替,石沪以坚守的姿态,为一代代海岛儿女讲述着传承的故事。